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24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初选结果发布,山东4个案例入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6:23:00    

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化遗产传播中心、中华文明展示传播联盟主办,北京天图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协办的“2024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初选结果近日在北京发布。山东省有4个案例入选。

根据《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办法》,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办公室从专家库抽选出44名专家和博物馆、高校、企业等14家机构代表,组成初评委员会。经活动办公室资格复核,58个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提请初评委员会评议,以记名投票并经专家组复议方式,遴选出30个项目入围终评。记者从初选结果名单中发现,山东省有4个案例入选,分别为孔子博物馆的“孔子博物馆藏家具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山东省滕州市大韩东周墓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的“菏泽国贸中心出土古船保护修复项目”、山东博物馆的“山东博物馆全形拓保护修复项目”。

据介绍,入围终评的30个项目分布在北京、天津、山西、山东、辽宁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单位既有文博单位、科研院所和高校,也有相关企业;修复的文物种类涵盖金属、陶瓷、石刻、纺织品等,以及墓葬壁画的保护性迁移、修复,还有当代文物。

孔子博物馆藏家具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孔子博物馆藏有家具文物900余件,其中在级153件,来源主要为孔府旧藏,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眷、近亲、族亲等人在孔府处理公务、社交及日常生活等场合的实用器物,留存有大量历史、人文、工艺信息,时代从明初到民国。它们传承有序,部分重要的家具实物和历史文献相符,其中既有御赐宫廷家具,也有苏作家具,还有孔府自作家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次实施保护修复的家具文物40件/套,修复过程中将传统木作技艺与现代文物修复理念结合,借助现代科技分析手段,成功完成木质检测鉴定、榫卯结构加固、大面积髹漆脱落等工作,修复保护后的家具重新焕发生机,以生动的气韵、优美的造型诠释了古代家具功能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山东省滕州市大韩东周墓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

山东省滕州大韩东周墓地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项目针对考古出土青铜器,在遵循文物保护理念及原则下,将学术研究贯穿始终。保护修复时认知器物生产制作时遗留的各类特征及器物在使用或随葬时产生的不同表征现象,科学认识器物生产、使用遗存,获得器物更多原真性与完整性信息,探明器物锈蚀状况。掌握青铜器因生产制作材料、工艺、使用及埋藏环境的不同造成的青铜器保存状况差异,了解青铜器病害状态从而选择不同的保护修复方法。面对考古出土青铜器变形、残缺、断裂、腐蚀、矿化脆弱等保存状况较差以及携带大量遗存信息的特征,科学保护与修复文物,制定针对性的修复方案,最大程度地挽回器物携带的大量遗存信息,完成项目内284件套青铜器的保护修复工作,实现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交叉互补,留下可资借鉴的实操经验,为考古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借鉴案例。

菏泽国贸中心出土古船保护修复项目

菏泽国贸中心出土古船保护修复项目坚持文物保护修复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批复的《菏泽国贸中心出土沉船保护修复方案》,进行古船的保护修复与研究。菏泽古船保护修复中,在古船型线、结构、重力分布等特征研究以及古船修复复原工艺方面具有创新性,对类似古船保护修复具有重要借鉴作用。项目组在古船的保护修复中,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和施工工艺。保护修复中既注重了传统工艺和材料的使用,也有机融合了现代材料和工艺。在古船保护修复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安全稳定的钢木结合船体托架,利于古船的长期保存,且便于日常保养。该项目管理规范、档案完整、报告客观、材料齐全,古船保护修复效果良好。项目组很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修复过程中,团队面临着确认古船原始型线的重大难题。由于古船在地下历经数百年的沧桑,长时间的土壤压力和环境侵蚀使得船体及船材发生了显著的变形。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修复团队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考古报告和专家图纸,借助CAD软件精心绘制了型线图,并经过反复验证和修改,最终确定了古船的精确型线,力求还原其原貌。这一创新工艺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我国古代内河航运史和木船建造工艺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更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山东菏泽古船修复团队所形成的保护修复技术路线,也为其他古船的保护修复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被船史专家誉为“古船修复的典范”。

山东博物馆全形拓保护修复项目

2019年8月经山东省文旅厅批复,2020年4月项目启动,2021年12月,山东博物馆即完成《山东博物馆藏全形拓片保护修复项目》并结项,共完成对馆藏26套42件珍贵全形拓片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

修复前,项目组对画心、命纸、镶料等文物本体及装饰材料进行了充分的检测分析,对修复所用材料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全形拓片不同于普通的书画文物,存在装潢简陋、易脱墨等典型病害,基于这些病害特点,项目组为每件文物制定了修复实施方案。全形拓片文物修复前,项目组对画心、命纸、镶料等文物本体及装饰材料进行充分的检测分析,对修复所用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全形拓片不同于普通的书画文物,存在装潢简陋、易脱墨等典型病害,基于这些病害特点,项目组为每件文物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修复实施方案,采用揭裱修复、还旧处理修复、虹吸清洗、微拓补全,并还原“潍县裱式”方法,共完成山东博物馆藏26套42件珍贵全形拓片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该项目成功实施保护修复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项目成果《墨影春秋——山东博物馆藏全形拓片保护修复研究》也于2022年出版。

“2024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入围终评项目

(按行政区划排序)

北京服装学院、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藏檀香木观音菩萨保护修复项目

国家图书馆

《永乐大典》“湖”字册的修复项目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龙山县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藏青铜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天津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2020年馆藏珍贵纸(绢)质文物修复项目

山西博物院

忻州九原岗新出土北朝壁画修复项目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永济市博物馆藏隋栖岩道场舍利塔碑保护修复项目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辽宁省燕州城山城出土铁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南京市博物总馆

南京市博物总馆馆藏吴煦档案暨文献史料保护修复项目

南京博物院、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

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馆藏一级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浙江省博物馆

湖州康山明代邵南夫妇墓出土木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藏珍贵古籍修复(《北曲联珠》)项目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藏陶瓷保护修复项目

孔子博物馆

孔子博物馆藏家具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山东省滕州市大韩东周墓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

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

菏泽国贸中心出土古船保护修复项目

山东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全形拓保护修复项目

鄂州市博物馆、吉林省丹青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鄂州市博物馆藏铁器保护修复项目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广州市市一大道出土南明铁炮保护项目

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唐海兽葡萄铜镜等青铜藏品保护修复项目

贵港市博物馆

贵港市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海南省博物馆、吉林省复善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海南省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宜宾市博物院馆藏青铜文物保护项目

丰都县文物管理所

丰都县文物管理所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重庆市铜梁区博物馆

铜梁区博物馆馆藏珍贵和重要出土石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贵州省博物馆

贵州省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造提升亟待保护修复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

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韩休墓壁画保护性迁移及修复项目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唐代丝绸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疆巴里坤团结东路墓地出土清代服饰保护修复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克拉玛依市文博院

克拉玛依市文博院藏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革命文物)

(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赵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