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20:11:00
视频来源:成渝发布
当雄壮的国歌响彻山城夜空,22双雪域高原孩子的眼眸与13000名观众的热望交织成星河。
4月12日,中甲联赛重庆铜梁龙主场,一群身着七彩藏装的少年以稚嫩却铿锵的嗓音领唱国歌,用高原腔调的“雄起”呐喊点燃全场——这是西藏昌都孩子与重庆足球的“三交”之约,更是一场跨越地理与文化的绿茵逐梦之旅。
梦想“踩上真草坪”
高原少年的“追风”之旅
中甲第四轮战火中,重庆铜梁龙主场2∶1战胜陕西联合,不仅登顶积分榜,也延续赛季不败战绩。
但比比分更动人的,是赛场边的“追风少年团”——他们来自西藏昌都市实验小学、昌都市第三初级中学、昌都市第二儿童福利院,年龄梗跨6至16岁,最大的梦想是“踩上真草坪”。
比赛现场合照。 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供图
交往、交流、交融——4月9日,西藏昌都市干部学生儿童赴渝“三交”活动启幕。本次活动由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主办,孩子们探访参观了歌乐山烈士陵园、816核工程遗址、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重庆市规划展览馆等景点地标,还和重庆当地孩子温馨“结对”,认识了更多好朋友……
最让孩子们高兴的是,他们与重庆铜梁龙队一起,真正走进了中甲联赛赛场,开启一段跨越雪域高原的足球对话。
“有球鞋吗?”
“没有……”
11岁的格来朗加挠挠头,藏袍下露出磨旧的布鞋。这个C罗铁粉第一次踏上职业训练场,兴奋地模仿偶像的庆祝动作。虽然缺少专业装备和技术指导,但他们对足球的热忱从未被现实束缚。
格来朗加说:“希望长大后能成为国家队队员,为国争光!”
孩子们踢球训练日常。 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供图
“我们队的向余望也穿7号,他和你一样,也是C罗的铁粉。”当俱乐部工作人员向他介绍队内球员时,格来朗加用藏语为向余望高声助威:“进球!进球!进球!”
铜梁龙的“老队长”吴庆与赵和靖化身“临时教练”,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充满激情的足球课,仔细讲解了2V2对抗、假动作过人等训练项目。足球在绿茵场上滚动,此起彼伏的“传给我!”“射门!”的藏语呼喊,比风声更响亮。
来自昌都市实验小学的斯朗顿珠的脸涨得通红:“原来职业球员这样训练!这是我最快乐的一次踢球!”汗水浸透的藏装下,足球就是无需翻译的沟通,汉族教练的手势与藏族孩子的欢呼编织成共同的语言。
孩子们在铜梁龙队训练场开展活动。 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供图
赛场上
他们是最佳“第十二人”
4月12日晚,重庆铜梁龙体育场的灯光如银河倾泻。当昌都孩子们身着藏装,牵着球员的手步入球场,瞬间点燃了13000多名现场观众的热情。
铜梁龙队员与昌都孩子携手入场。 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供图
七彩相间的藏装与职业球衣辉映,雪山图腾与巴渝雄风在此刻融为一体。当9岁的罗桑嘉措和11岁的索朗宗措与球员站在一起领唱国歌,清澈的童音与全场观众的合唱一起,汇成当晚最磅礴的激昂和声。
本场比赛作为重庆铜梁龙4月的唯一一个主场比赛,重庆球迷异常热情,山呼海啸般的“雄起”助威声响彻天空。最终,凭借队长向余望的梅开二度,重庆铜梁龙队2-1战胜对手。
昌都孩子在观众席为铜梁龙足球队加油。 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供图
“雄起!雄起!”观众席上,孩子们用带着高原腔调的重庆话呐喊助威,几乎喊哑了嗓子,每当队员带球突破时,“进球!进球!”孩子们愈发激动,涨红的脸颊在球场射灯下像两颗熟透的苹果,俨然是球队的最佳“第十二人”。
高原上的“最爱”
雪山与巴渝的“和声”
“在昌都,足球是群众最喜欢的运动。”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临时党委副书记谭林回忆道,2022年他初到昌都时曾疑惑,“海拔这么高,走路都困难,还能踢足球吗?”
但现实让他震撼。谭林拿出一张照片介绍,10多年前,在昌都市洛隆县马利镇的雪山下,因为热爱,孩子与老师们曾用挖土、垒泥巴的方式,在荒原上建起的一座自制球场。木头搭成的门框、草绳编织的球网。在这个高原球场上,孩子们奔跑、呐喊、欢笑,用最简单的方式诠释着足球的灵魂。
“现在,我们昌都到处都是球场,热爱足球的人太多了。”谭林说。据了解,目前仅昌都市就有足球场121个,其中11人标准足球场17个,非标准足球场104个。
足球可以没有草皮,但不能没有热爱。在谭林看来,这场跨越地理与文化的联动中,足球是连接心灵的桥梁,不仅能开阔孩子们的眼界视野,也能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心,“希望通过交流活动,推动昌都和重庆在文化体育方面的深度交往、交流、交融。”
昌都孩子为足球梦作的画。 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供图
本次活动只是序章。谭林介绍,接下来两地还将继续加强日常交流互动,目前铜梁龙俱乐部也准备在比赛间歇期赴昌都开展足球文化交流活动,为孩子们带来足球装备,指导足球技术,助力孩子们圆梦。
离别时,球员们在明信片上写下祝福,“给最可爱的来自昌都的你,希望你开开心心,健康成长。”
昌都的小朋友们也用自己的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一个个“足球梦”:彩虹下踢球的少年、星空中闪耀的足球、还有一座架起两地的“绿茵桥”。
当七彩藏装邂逅职业球衣,当高原呐喊融入山城号子,足球早已超越运动本身。这是一次心灵的“三交”实践,更是一颗颗种子的播种——它们将在雪域与巴渝的土地上生长,终有一天,长成苍劲青松。
(文字:姚於)
(来源:成渝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