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3:16:00
来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我们发现,大雨过后,地下的蚯蚓纷纷爬出地面。这是为什么呢?
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在土壤中感到窒息的蚯蚓,只能无奈地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蚯蚓忍耐缺氧的能力有所差异,耐缺氧能力差的参环毛蚓浸在水中仅能存活几小时;即便南美岸蚓这类能坚持数天的品种,也需要尽快找到“逃生出口”。所以,蚯蚓在雨后爬出地面,主要是由于土壤中存在缺氧危机。
此外,雨水冲击往往导致枯枝落叶增加,湿润环境也会引起微生物大量繁殖,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的机会,这可能是蚯蚓雨后爬出地面的另一个驱动力。
作为“地下工程师”,蚯蚓的运动也是疏松和改良土壤的重要生态过程。尤其重要的是,蚯蚓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通过摄食、消化和排泄,将凋落物转化为富含养分的蚯蚓粪,从而加速凋落物的分解及养分释放。蚯蚓对凋落物分解作出了很大贡献,显著促进了土壤中碳、氮等养分的循环,提高了土壤肥力,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环。
小蚯蚓有大作为,但蚯蚓往往会受到土壤中农药残留的毒害。如何保护蚯蚓?防止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不仅能避免土壤板结与污染,还能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植被覆盖,为蚯蚓提供稳定的栖息环境;推广免耕、秸秆还田等生态农业技术,增加农业土壤中蚯蚓的食物,给蚯蚓创造更加适宜的生存空间。雨后爬出地面的蚯蚓,易被人发现,也更容易遭受伤害。下次遇到这些湿漉漉的“耕耘者”,请不要伤害它们,让它们回家继续为生态环境服务。毕竟,它们一直在用小小的身躯“耕耘”着广袤的土地。
(作者王邵军为西南林业大学教授,人民日报记者杨文明采访整理)
报道来源:《人民日报》2025.4.28 第14版
版面责编:程晨、何宇澈、江萌
本期责编:刘莉莉、罗彦、刘扬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一撇一捺】,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雨后蚯蚓为何爬出地面?
04-28衡山:白鹭、牛背鹭 “组团” 打卡春耕现场
04-26车主路上偶遇骑车小哥,对方用手势“打转向”示意变道
04-26中央媒体看辽宁丨人民日报:一座工厂能有多绿色?节能降耗助力绿色化转型
04-24神二十发射在即 这次太空之旅还有一位神秘乘客
04-22拾光纪·在马来西亚,这群哭了的汉子笑着对我说
04-19从习主席署名文章看大国外交|关于马来西亚,习主席提到了这句广告语
04-17湖北红安:文化小剧助力红色旅游更“有戏”
04-06学习笔记丨“永远铭记英烈的英雄事迹,世代发扬英烈的英雄精神”
04-05“科技+”助朱顶红产业加速发展——市农科中心推动研企深度合作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