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08:25:00
【文/观察者网 李馨锐 编辑/陶立烽】近日,各省份陆续发布最新统计公报,披露2024年常住人口数据。其中,只有8个省份实现常住人口正增长,3省份与上一年持平,另20省份为负增长。
人口正增长的8个省份分别为:广东(+74万)、浙江(+43万)、新疆(+24.8万)、福建(+10万)、海南(+5.1万)、西藏(+5万)、安徽(+2万)、陕西(+1万)。
对于一个省份而言,人口数量由人口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共同决定。人口增长动力各不相同,有的受益于自然人口增长,有的则来源于人口牵引力下的外来人口涌入。同样地,人口负增长背后亦是各省不尽相同的人口发展现状。
粤豫鲁川四省出生量占全国近1/3,广东连续5年出生人口破100万
在去年出生人口总量中,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为:广东(+113.3万)、河南(+76.2万)、山东(+64.9万)、四川(+53.6万)、河北(+44万)、江苏(+42.6万)、广西(+42万)、贵州(+41.5万)、浙江(+41万)、云南(+40.2万)。
其中,广东以113.3万的出生人口实现连续7年成为全国第一生育大省,也使得广东连续5年成为唯一实现出生人口超过100万的省份。近年来广东各地陆续推出鼓励人口生育诸多政策,例如广东东莞长安镇厦边社区居委会宣布“生三孩奖励50000元,每月还发500元”,类似的生育鼓励尝试仍在广东多地上演。
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江苏等人口大省也凭借其较大的人口基数实现了较大的出生人口总量,可以看到,广东、河南、山东、四川四省去年人口出生量总和占到全国人口出生量(954万)的近三分之一(32.28%)。
从人口出生率上看,全国出生率超过8‰的省份共有9个,主要位于西部地区和华南地区,超过10‰的省份则只有4个(贵州、青海、西藏、海南),其中西藏以13.87‰蝉联榜首,为其实现人口正增长提供主要动力。
不过,高出生率并不意味着人口正增长,去年贵州人口出生率超10‰,但也出现了该省14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
东部大省山东净流出26万,谁在吸引外来人口?
从人口机械增长来看,浙江、福建、安徽、陕西几个人口正增长省份则主要受益于其人口净流入,呈现出长三角、珠三角以及部分中西部城市群日益增强的流动人口吸纳能力。
其中,浙江作为人口净流入第一大省,在自然人口负增长的前提下,凭借其人口净流入实现了43万的人口增量,成为人口吸引力最强的省份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浙江11个设区市的常住人口全部增长。
对此,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向观察者网分析指出,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标杆省份,其成功经验在于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以杭州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核心区聚集了“六小龙”等互联网龙头企业,凭借互联网、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吸引大量人才流入。
“其他城市也各有特色,宁波凭借制造业和专精特新的产业优势,靠近上海的区位使其成为制造业高地;温州、台州民营经济活力十足,金华依托义乌、横店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动能。整体而言,浙江整体县域经济发达,产业链完备,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制机制灵活,吸纳大量就业。”丁长发说。
除了产业优势和经济活力外,浙江也较早放开落户限制。2023年7月,浙江省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新政,全省(杭州市区除外)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放开人才落户,放宽投靠落户,实行户籍准入年限累计互认。
另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则是少有的实现人口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双轮驱动”的省份。当前,广东有1.28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在粤人口。自2007年首次赶超河南位列第一之后,广东已连续18年蝉联中国人口第一大省之位。从年龄结构上来看,2024年末,广东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8484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为66.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6个百分点。
另一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山东则面临着人口加速流出的困境。去年山东人口净流出数值已高达26万,该数值较上年增长8万多。在这场“留才大战”中,山东似乎有点掉队了。
丁长发指出,山东所有制结构国企居多,产业结构整体偏重传统制造业,钢铁、石化、炼化等重工业占比过高,这些行业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需求萎缩,资金、产业技术等均流向南方城市,提供的就业岗位薪酬水平和就业环境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另外,宏观层面的营商环境欠也限制了就业的经济新常态,同时叠加山东年轻人“考公”意愿强烈这一地域文化,就促成了大量毕业生外溢至全国其他地区。
同时,山东缺乏一个能够吸引全国人才和资源的超级大城市,以作为山东“双核”之一的济南为例,3月24日,2024年济南统计公报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末济南常住人口951.5万人,比上年增加7.8万人;根据2022年初发布的《济南市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0年)》,到2025年,济南常住人口总量预期在1000万人左右。冲刺时限将至,眼下,济南距离千万人口目标还有48.5万人的差距,按照近年人口增势,这个目标显然已很难实现。
强省会的“虹吸效应”,贵州、湖南等人口减少,省会大幅增长
众多中心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实现人口在省域内部的转移。
尽管山东、河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贵州等地虽然呈现人口负增长,但可以看到的是,其省会济南(+7.8万)、郑州(+7.8万)、成都(+7.1万)、长沙(+10.39万人)、武汉(+3.51万)、南昌(+10.22万)、贵阳(+19.96万)全部正增长。
其中,贵阳是去年人口增量最多的城市,在贵州2024年人口减少5万人的大背景下,贵阳却实现以常住人口增加19.96万人超越深圳的19.94万人。同样地,中部省份湖南2024年末人口大幅减少29万人,但省会长沙却增长10.4万人。
近年来,湖南省、江西省、甘肃省、贵州省等省份持续驱动强省会战略,通过政策倾斜和资源集中打造区域增长极,以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以此增强城市吸引力与竞争力。根据2024年省会城市首位度(省会GDP占全省GDP比重)来看,贵阳、长沙分别达到了25.49%及28.68%,省会城市的经济首位度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在优质资源与就业机会集中的背景下,省会也逐渐成为省内人口的“吸铁石”。
然而,在这种发展模式之下,是否会存在一城繁荣与全省收缩的悖论?如何在发挥省会带动作用与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正在向这些省份提出新的难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31省份人口数据一览:广东出生人口最多,山东净流出26万
04-27一场招聘会,见证广东青年与“百千万工程”的双向奔赴
04-2631省份去年人口数据全部公布:10省份生娃贡献近六成
04-26山东:数智赋能让就业服务实现“量身定制”
04-26财报解读 | 稳扎稳打,财通证券主营业务持续发力,服务浙商浙企成亮点
04-26引资超6亿元!东莞厚街签下两大文旅项目
04-26思政引领,匠心育人!第五届贵州省青教赛启动暨“贵州教工大思政课“宣讲活动成功举办
04-254月25日起,落地山东!
04-25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
04-25深圳龙岗一男子突发心梗倒地不起,跑友用AED成功挽救生命
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