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如果你此刻很累,不妨看看这3句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2 09:19:18    

01

雨天,方便弯道超车

著名赛车手埃尔顿•塞纳说过:

你不能在晴天超过15辆车,但在下雨天你可以。大雨越是倾盆,道路越是泥泞,你越有机会弯道超车。

为什么呢?因为在晴天里,大家的车速都差不多,且都在拼命竞争,想要超越对手,要么有碾压对手的实力,要么对手突发意外。否则,很难超越对手。

但是,雨天和泥泞路段就不一样了。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下,很多竞争对手会受到环境影响,不同程度进行了减速,这个时候只要你找到得当的方法,那么很容易超越对手,从而取得成绩。

人生的处境又何尝不是呢?

赛车在雨天和泥泞路段容易超车;人要想逆袭,也需要从难处着手。

在困难的处境面前,大多数人会被这种处境吓退,失去继续向前的勇气,而那些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就会中途超车,最终获得成功。

容易的事情大家都能够做好,差别不会很大,但困难的事则不同,做难事必有所得,面对困难时唯有迎难而上,想办法去克服,才会弯道超车。

熬得住出众,熬不住出局。熬到最后,你就战胜了九成的人。

每一个站在成功的塔尖谈笑风生的人,都曾经遍体鳞伤。

02

冬天,促进进化成长

我们都知道,世界有一条神奇的纬线:北纬30度。

之所以说它神秘,是因为在这个纬度诞生了很多文明以及文明背后那些不可思议的故事。

它不仅贯穿了四大文明古国,还有珠穆朗峰这样的神奇景观在此位置。

那么,这个纬度为何会如此的神秘呢?

因为在这个纬度附近的气候比较独特。尤其是冬季气候比较突出,面临寒冷、物资匮乏等挑战的概率也远大于其他地方。

正是因为有了冬天的极端条件,逼得那里的人必须“成长”。

为了应对寒冷,就要想办法缝制衣物、建造房屋;为了应对物资匮乏,就要提前储存物资或提高技术手段获取物资。

无形中锻炼了这里人们的生存能力、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正常环境本有丰富自然资源却少有伟大的文明,而极寒的地方本不适合文明的创造,却创造出了文明,这是为什么呢?

《真腊风土记》的作者周达观,记录过正常环境的生活:

米粮易求,妇女易得,居室易办,器用易足。

也就是说,这里的人们要什么就有什么,也因为要什么就有什么,所以没有太大的生存压力,因而文明进程就相对迟缓。

可以说,是冬天逼出了文明。

人生同样如此,长期生活在舒适圈,非常不利于成长。

虽然跳出舒适圈要付出代价,但这些代价会逼着我们成长。躺在舒适圈里永远不会有突破,甚至会在舒适圈中被淘汰。

大自然的法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环境淘汰了人,也是环境成就了人。

恶劣的环境不可怕,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才能“进化”。

如果说文明是被冬天逼出来的,那么伟大事业就是冬天的儿子。

03

快慢,不能决定输赢

高德纳曲线是由计算机专家高德纳提出的技术成熟曲线。

每一项重要技术的到来,都要在这条曲线上两次爬坡。总共分为5个阶段:技术萌芽期、期望膨胀期、泡沫破裂低谷期、稳步爬升复苏期、生产成熟期。

在技术萌芽期人们纷纷涌入、快速发展;期望膨胀期迎来第一个“高峰”;到泡沫破裂低谷期的时候人们的梦想瞬间破裂,到了稳步爬升复苏期就开始慢慢回暖,最后的生产成熟期迎来平缓、稳定的发展。

这条曲线描述的是一项新技术从出现到成熟的发展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趋于稳定、平缓、成熟。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整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两次起伏;先入场的人往往会经历一次“高潮”,然后经历一次悲惨的失败;后入场的人往往能够稳步爬升,安全顺利地走向成功。

其实,很多事物的发展都遵循这一规律。

现实中就有很多同事看到别人比自己提拔得快就浮躁不安,从而否定自己,感到绝望。但是前期提拔快的就一定好吗?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了来算,前期工作状态好的人不一定能在以后取得大成就。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冲刺跑。没有必要从一开始就猛冲,更不可能全程都高速运转。

三国时期,最后的赢家是司马懿,但他在前期大部分时间里都没什么“戏份”。所以,不必着急,静待时机。

我们都习惯了以快慢定胜负,殊不知往往走得慢的人才走得更远。

04

对于生活来说,经常会遇到困难、挫折、不如意,但这其实只是小插曲。

懂得笑对不如意、拥抱压力、转化困难,就能让疲惫不堪的自己找到心灵的净土。

能够挺直腰杆说话的人,都是咬牙坚持到最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