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7:00:00
江苏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许多改革部署、政策举措的先行先试区。制定“任务书”、拿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江苏各地切实肩负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要使命,加大力度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
系统集成 在改革“深水区”探路先行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然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江苏担负着“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重任。而当改革步入深水区,单一性改革越来越少,迫切需要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相互补充、协同发力,加强改革举措的耦合性协调性,提升弹性韧劲,增强改革合力。
苏州工业园区是江苏对外开放高地。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是党中央、国务院新时代赋予江苏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使命。今年1月,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公布,苏州工业园区蝉联综合排名第一,实现“九连冠”。高质量发展能够不断迈上新台阶,与园区持续推动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走向纵深密不可分。相较于单个领域的单项改革,园区通过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打破部门壁垒整合多方资源,努力推进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改革,大力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探索莫过于围绕产业链进行集成化制度创新。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针对其研发、生产、审批、流通、融资等多个环节,园区多部门联手,先后推出“生物医药产业链高价值专利组合证券化”“研易达”“国际职业资格与国内职称资格比照认定”等10多项创新举措,着力打造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体系,推动产业规模加速扩张。去年11月,商务部正式发布《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确提出“探索对生物医药企业进口自用、列入海关法定检验的料件采取差异化合格评定模式”。作为首家尝鲜的企业,飞利浦医疗(苏州)有限公司一批价值137.7万元的进口磁体,经苏州工业园区海关采取差异化合格评定模式检验后顺利通关。“这一政策刚一落地,我们就第一时间试点进口了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生产所需的磁体。”该公司总监杨婷介绍,该模式大大缩短了企业关键料件进口通关时间,按照全产业链测算,平均每票进口自用料件压缩通关成本超千元。
记者了解到,获批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以来,园区结合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累计“试”出包括SZO代码、中新“国际化走廊”、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体系等在内的300多项改革创新成果。2025年,园区将继续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重点实施64项年度改革任务,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入推进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系统集成改革,在市场准入、研发创新、生产制造、新药使用等方面对接国际标准开展试点,对标世界银行新指标体系,推动新一轮营商环境再造。
破除阻碍 助力江苏优品无忧“出海”
一项项改革措施的落地,一道道开放阻碍的破除,推动“江苏制造”加快步伐阔步“出海”。3月28日中午,伴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崭新的新加坡籍“薰衣草”轮缓缓驶出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舾装码头,驶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加坡,这是该码头临时对外开放以来交付出口的首笔国际订单,标志着南京在扩大船舶外贸出口方面迈出新步伐。据了解,此次出口的“薰衣草”轮设计吃水7米,载重量6500吨,是使用甲醇燃料船舶的水上“流动加注站”,也是全球首批甲醇燃料加注船生效订单,价值3.5亿元。
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枢纽港口,南京港近年来依托区位优势和制造业基础,持续推动船舶制造产业发展。“以前,金陵船厂码头不具备开放资质,新造船舶需要借用外地码头出口,存在交付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也影响了外贸订单的生产效率。”金陵船舶公司副总经理徐炼介绍说。为破解新造船舶出口泊位资源紧张难题,提升南京水运口岸能级,南京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主动靠前对接造船企业,组建专项勤务小组,深入了解造船企业作业计划和通关需求,协同海事、海关等部门为造船企业码头申请对外开放提供相关服务指导,全力推进金陵船厂舾装码头泊位对外开放工作。今年1月,金陵船厂码头临时开放获批,打通了外贸船舶“出厂即出海”的通道,成为南京推进水运口岸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一步。“今年,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还将有多艘新造船舶交付出口。”南京港边检站边防检查处处长胡彬说。
作为全省外贸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2018年—2024年,江苏民营企业进出口值由1.25万亿元增长到2.55万亿元,占全省外贸比重由28.6%增长至45.3%。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在江苏,一批批“敢闯”又“敢创”的民营企业不断涌现,在国际贸易中“韧”性成长。
在常州溧阳,江苏百思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生产线上,工人有条不紊地将刚生产好的真空玻璃保鲜盒组装成箱,发往世界各地。作为一家现代化高科技企业,该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智能家居用品,凭借技术创新,产品出海“含金量”越来越足,今年1至2月,公司出口额超5400万元,同比增长240%。“今年我们的产能全力提速,为了赶生产,年初二就开工生产,二期项目也加快建设投产。”该企业关务经理罗刚说。针对企业产品特点,常州海关帮助企业理顺通关流程,提高企业对RCEP规则的运用水平,并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通关保障。1至2月,该企业申领原产地证书45份,金额756.4万美元,同比增长593%。
深化合作 让江苏与世界双向奔赴
加速“走出去”的同时,更加开放的江苏还积极扩大国际“朋友圈”,推动更多外资项目在江苏落地生根。3月上旬,南京市代表团赴意大利、德国开展经贸洽谈和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德国当地时间3月6日,主题为“走进德国·选择南京”的中国·南京-德国·斯图加特经贸合作交流会在斯图加特举办。会上,14个项目现场签约,涉及先进制造业、金融服务、艺术、体育等领域。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南京累计批准及设立德国投资项目304个,合同利用德资32亿美元,实际使用德资21.7亿美元。今年,位于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的贺利氏贵金属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即将迎来成立10周年的“生日”。回顾企业在南京的十年成长历程,贺利氏集团执行副总裁马库斯·汉纳卡深有感触,“正是在南京,贺利氏突破了许多技术壁垒,这些突破性进展使贺利氏在清洁能源转型过程中占据了关键推动者的地位,也加速了中国绿色化工产业的发展。”他表示,贺利氏始终致力于支持南京打造全球创新中心的愿景,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南京携手书写可持续发展、创新和共同成长的新篇章。
3月11日,通用电气医疗超声大中华区总部暨高端医疗器械生态圈项目在江苏无锡高新区开工。项目将按照“一圈三中心”发展规划,助力当地建设高端医疗器械生态圈,建设创新中心、服务中心和客户体验中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无锡独特的产业配套优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不断加码的政策支持。”通用电气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说。
开展新日韩、德法比等高规格招商活动,在全省率先探索建设集成电路国际供应链创新示范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模式改革试点,成为省内首个在全域开展QFLP试点的城市,在全省首个实现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全域覆盖,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试点……无锡在持续优化涉外营商环境中加速开放步伐,开放的无锡,“朋友圈”也越来越大。记者获悉,2025年,无锡将始终紧抓对外开放“关键一招”,扎实开展世界500强企业、“专新美”公司、在锡外资企业“三个敲门行动”,积极推出支持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设立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增订单扩产能“三大升级举措”,壮大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维修等外贸“三种新兴业态”,服务对美出口、对欧出口、在海外重点地区设厂“三类外贸企业”,完善高质量建设境外园区、高水平提供法律服务、高效能链接跨国公司“三项出海政策”,全力推动开放平台提能级优布局、开放主体强矩阵增信心、外贸合作稳规模优结构、外资发展拓增量提质量。
江苏经济报记者 周凯航
相关文章
洛龙区税务局:精准施策护航光伏龙头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04-02共探发展新机遇,2025年河南省药品流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04-02广东佛山顺德工会主席化身“主播”为企业揽才
04-02深度聚焦企业合规管理 信阳市司马光智慧学堂第三期活动成功举办
04-02数字基建赋能高端装备科技城!全国设备运维新技术交流大会在德阳举办
04-02总投资13.7亿元!高新区热电联产工程开工发力
04-02市港航中心船检科开展2025年一季度现场检验实训带教
04-01【寿光】化龙镇:以“优”解“忧”,让“拼经济”劲儿更足
04-01滨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医疗器械经营质量安全监督检查
04-01商洛市丹凤县狠抓营商环境监督工作
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