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6 10:34:4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诗:
独自离家在外成为他乡之客,
每当佳节来临就倍加向往与亲人团聚。
遥想兄弟们今日又会登高望远,
大家头上都插着菜萸,可惜我却不能在一起。
一水旁白:
这首诗应该算是重阳诗里最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一首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千古名句,是对人心共性的高度概括和准确捕捉,所以,总能引起离家游子的共鸣。“遍插茱萸”这句,则在诗意地表达遗憾的同时,记录传承了民俗民风,即便没有这个习俗的中国南方人,在千多年后还能知道当时黄淮流域人民的习俗。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诗:
天高风急传来猿声凄切悲哀,
清滩白沙上水鸟盘旋徘徊。
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飘落,
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
万里秋色惹人悲叹漂泊在外,
暮年多病的我独自登上高台。
苦恨的日子让鬓发日益斑白,
困顿戒酒的近况怎不伤怀?
一水旁白:
此诗虽然全文未见重阳字样,但写的正是诗人客居夔州时,于金秋重阳登高之事。此诗,前四句写景之精妙,大气磅礴,尤其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气象万千,为“万里悲秋”后的个人抒怀营造了绝佳的肃杀氛围。甚至后世有学者称此为“唐人七律之冠”。
采桑子 重阳(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译诗:
人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总是不老,
年年都有重阳节,今天又是重阳,
战场上的菊花却显得格外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总吹得又急又长,
不像春天的风光,却比春天更棒,
那广阔的江面和天空正万里飞霜。
一水旁白:
可将一首小令写得如此激扬豪放,可见诗人的襟怀之宽广。“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如百炼钢有绕指柔,换句时髦的话说,就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而“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一句,以“无我”之论,犹胜唐代诗人刘禹锡“有我”之境的“我言秋日胜春朝”,结句的“寥廓江天万里霜”,气势则直追老杜的“万里悲秋”。
醉花荫(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诗:
薄雾浓云像愁绪一样充斥这漫长的白昼,
我百无聊赖地看着龙脑香在金兽炉中缓缓燃烧如豆。
又到了本该亲人团聚的重阳佳节,
而我独卧在玉枕上纱帐中,
却只有半夜的凉气将全身浸透。
在小园东边的篱笆边独酌喝酒直到黄昏后,
可以带走有淡淡的菊香溢满衣袖。
别以为这秋思不伤神,西风卷起珠帘的时候,
你可曾看到?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菊花还要消瘦。
一水旁白:
看过了豪迈,再来看看婉约。作为婉约派的当家花旦,这首《醉花荫》也是李清照的代表之作。这是女诗人婚后在本该团聚的重阳佳节写给分别的丈夫的,字面上似乎愁苦的只是薄雾浓云,却在诗意的描述中,将自己的形单影只,憔悴消瘦倾诉无遗。一句“人比黄花廋”,更是妙到毫颠的神笔,所谓“幽怨”莫过于此。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译诗:
人老了,又面对悲凉萧瑟的秋天,只好自我宽慰怀抱。
今日是重阳佳节,我得提起兴致,要陪大家尽情欢笑。
惭愧的是,我的头发稀稀落落,担心帽子会被风吹跑,
所以不想学孟嘉的风流,笑着请旁人帮我把帽子戴好。
蓝溪的水远远地从千条溪涧中流来汇聚成潮,
玉山冷峻的双峰万年不变地对峙着并肩比高。
却不知明年我们再聚重阳节时,哪些人还能到?
我醉眼朦胧地拿起茱萸仔细地瞧,无言的茱萸也不知道……
一水旁白:
此诗首联14字就传达出了丰富的六层信息,颔联反用“孟嘉落帽”的典故,把诗人强颜欢笑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颈联却不继续悲秋伤神,笔势陡起,以山水壮语唤起一篇之精神,不落悲晦之格。尾联看似平淡,实则饱含深意。山水无恙,人事难料,又在壮语之后,生出无限悲天悯人之意。全诗情感跌宕,亦有宋人推为七律神品。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诗:
江水倒映秋景大雁正南飞,
约朋友携酒登山欣赏满目翠微。
尘世烦扰难得开怀一笑,
今天头上必须插满菊花尽兴而归。
重阳佳节就该纵情痛饮一醉,
不要怀忧登临感叹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都是这样,
可别学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一水旁白:
重阳诗词多为悲秋伤老思亲怨别之作,樊川此诗算是不多的宽怀快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这般老顽童似的心境,也很适合作当下社会的“减压疗法”。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译诗: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莽莽山川,
思归的心情就像望眼中的积聚不散的风烟。
今天亲友各在异乡同时饮着菊花酒,
虽然万里相隔,却也共同感伤着这鸿雁迁飞的秋天。
一水旁白:
诗人通过怀想在不同的空间,共同的时间里,亲友间做着相同的事,从而生发出相同的感念。此诗与摩诘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愧“初唐四杰”之一的手笔。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诗: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菜,
邀请我做客来到他的农家。
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
青山隐隐的村落美得像幅山水画。
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
我们欢饮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和庄稼。
等到今年重阳节的时候,
我还要不请再来与你品酒赏菊花。
一水旁白:
这首诗细细品味起来,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虽然不是写在重阳节的,却充满了对于重阳这个丰收季节愉悦欢聚的期待之情。结句不请自来的率真之约,更显出了诗人的亲切可爱。
采桑子·九日(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译诗:
深秋时分,在这绝域边塞,是谁的思忆缠绕?
秋风中树叶萧萧,返乡路千里迢迢。
道路曲折山峦屏障中的家和梦一样遥遥。
重阳佳节,分别时倍觉故园风光正好。
不是因为登高远眺,只是觉得心痛难消。
当鸿雁都在南归之际,离人更觉伤感寂寥。
一水旁白:
纳兰写此词时,正出使塞外,自然生出佳节思亲之情,倍感形单影只、孤独寂寞。寥寥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这几句也足以引起佳节里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共鸣。
夹带私货:附拙作重阳诗二首陳一水
重阳感怀
西风渐冷露成霜,柳败荷残各自伤。
安得韶光留此处,莫随流水向他方。
余晖更艳千丛菊,老骥犹长万里疆。
且就秋高天幕阔,来将雁阵拟诗行。
译诗:
西风渐渐寒冷白露幻化成秋霜,
残败的柳枝和荷叶各自感伤。
怎样才能把最美的时光挽留在这里,
别让它随着流水去到远方?
换个心境看夕阳,它能让菊花更艳压群芳,
老马也因为能识途,更擅长驰骋万里疆场。
就让我们借着这秋高气爽,在广阔的天幕上,
用迁飞的鸿雁排列出不悲秋叹老的诗行。
重阳秋思·和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韵
九月天高眼愈宽,何妨把酒尽余欢。
庭前直竹堪成笔,岭上盘松可挂冠。
望处当知秋色暖,思来足慰雁声寒。
纵然微雨添愁绪,却润东篱菊好看。
译诗:
九月秋高气爽眼界也应当更为开阔,
何不把酒尽兴狂欢?
庭前笔直的竹子可以用来作写诗的笔,
山上盘结的松树可以用来挂脱下的衣冠。
放眼远望金秋的色彩是温暖的,
想来可以此安慰哀鸣霜重露寒的鸿雁,
就算有秋雨会增添些许愁绪,
但这也会滋润得东篱的菊花更鲜艳好看。
相关文章
盛淮序梁希小说无删减+后续(这辈子,怕是还不清了)畅享阅读
04-22潇湘逝去爱意空(喻繁汐叶辰)全章在线无广告高口碑小说
04-21全文浏览繁花盛意难平好文分享(陆依霜轩辕翊)_繁花盛意难平好文分享(陆依霜轩辕翊)全文结局
04-21日暮青山绿渐隐:高质量好文最新小说(许星森纪冰雪)全文阅读
04-21接了个电话,95万元就没了……
04-21(番外)+(全文)重回十八岁,我一脚蹬了狠毒状元:结局+番外(沈蓉萧乘渊)小说最新列表_恰逢暮雪又白头(沈蓉萧乘渊)全文阅读无弹窗重回十八岁,我一脚蹬了狠毒状元:结局+番外
04-21期指上周分化:IH、IF涨,IC、IM跌
04-21家有新生,共筑成长之路——山东师大附小家长学校开课啦
04-21明月高悬不照我:+后续现已上架(苏言决江承旭):结局+番外评价五颗星
04-21每一个螺丝钉都精心雕琢!东方影都里的影视匠人们,主打一个“高精尖”
04-21